Connect with us
Wise usd campaign
ADVERTISEMENT

经济

台湾高管被禁止离开中国,在华旅行和经商风险再次凸显

Published

on

台塑集团高管被禁离开中国,引发对在华旅行和经商风险担忧,尤其在北京与台北关系紧张下。此案可能有刑事因素,而非政治原因。专家称此事或加速台商撤离中国,反映北京对国家安全的重视。

分析人士表示,台湾当局证实一家大型台湾工业集团的高管已被禁止离开中国,这引发了人们对在中国旅行和经商风险的担忧。

此事发生之际,北京和台北之间的紧张关系加剧。一些外国人也被中国禁止离境。

负责与中国关系的台湾大陆事务委员会9月18日证实,9月1日,台塑集团一名未透露姓名的高管从台北抵达中国商业之都上海后,受到当地当局的讯问。

台湾陆委会最初因个人安全原因拒绝透露任何细节。但是星期四晚间,陆委会表示,对这名台湾高管实施的出境禁令可能由于刑事犯罪,而不是政治或国家安全。

台塑集团星期四表示,他们正试图收集有关此案的更多信息,并表示该高管“身体平安,行动自由,正配合大陆当局调查中”。

“台塑也将持续关心并提供必要的协助,”该公司在一份声明中表示。

政治压力

分析人士表示,虽然细节尚未公布,但此案确实与北京利用政治手段向台湾或外国企业施压的其他案例有类似处。

台湾东吴大学政治学家陈方隅表示:“这起案件让我想起了去年10月中国政府对台湾科技巨头富士康展开的税务调查,当时该公司创始人郭台铭正在竞选台湾总统。”

当时,台湾前国家安全局局长顾立雄表示,北京对富士康的税务调查有“政治因素”。郭台铭最终在去年11月退出总统选举。

陈方隅告诉美国之音(VOA),目前尚不清楚中国政府可能在此案中寻求什么,因为双方当局都没有提供更多细节。

“不过,很明显,其他台湾或外国公司以前也遇到过类似的情况,”他说。

其他专家表示,此案可能对台湾商界产生寒蝉效应,加剧台商撤离中国。

“尽管几年前一些台商已开始缩减在中国的业务规模,但此事将促使更多企业退出中国市场,以保护自身利益,”中华经济研究院经济学家王国臣在电话中对美国之音表示。

打击“台独势力”

此外,一名22岁的台湾郭姓男子于8月27日抵达上海后失踪,其家人向台湾政府寻求帮助。

在星期四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陆委会发言人梁文杰表示,这名姓郭的男子与朋友一起在中国旅行。台湾的海峡交流基金会也已联系中国对口部门,寻求有关这名男子的更多信息。

9月6日,负责管理两岸交流的中国国台办表示,浙江温州的一家法院以分裂国家罪名判处台湾政治活动人士杨智渊九年有期徒刑。

今年6月,北京出台了22条新意见,惩罚他们所谓的“台独顽固分子”,最高刑罚是死刑。

台北海洋科技大学助理教授吴瑟致告诉美国之音,这些发展反映了北京更加重视国家安全,而这些严厉措施可能会产生连锁反应。

吴瑟致在接受美国之音电话采访时表示:“中国机场对台湾人电子设备内容的检查越来越严格,杨智渊因分裂国家罪被判刑,郭姓男子失踪,这些都会导致更多台湾人重新评估前往中国可能面临的潜在风险。”

当被问及最近的事态发展时,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说:“中国是法治国家,自由在中国受到尊重和保护。”

禁止出境

除了台湾人,来自其他国家的外国人也面临难以离开中国的困境。

据位于加利福尼州的对话基金会称,大约有200名美国人在中国被强制拘留,超过30名美国人被禁止出境。该基金会据致力于通过与中国对话释放被拘留者。

自2015年中国颁布反间谍法以来,至少有17名日本公民因间谍罪被拘留,截至2023年11月,其中至少有五人仍被中国拘留。

对话基金会的执行董事康原(John Kamm)告诉美国之音,自2012年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台以来,北京加强了对外国人使用强制措施。

在他看来,因间谍罪名被拘留的外国人数量不断增加,导致前往中国的游客和外国人数量下降。

“中国采取强制措施和对外国人实施禁止出境损害了中国的形象,这导致外国直接投资和赴华游客数量下降,”康原在电话采访中说。

尽管北京努力吸引更多外国投资,但吴瑟致表示,中国政府不太可能放松维护国家安全的力度,他说这仍然是中国共产党的优先事项。

他对美国之音说:“北京仍然把政治置于经济之上,因此在他们的经济政策尚未证明有效的时候,我预计中国政府将继续加倍重视维护国家安全。”

Read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here >>> 台湾高管被禁止离开中国,在华旅行和经商风险再次凸显

经济

欧盟最后投票临近,这四个国家将决定中国电动汽车的命运

Published

on

欧盟将于10月4日对中国电动汽车加征永久性进口关税进行投票,法、希、意、波等国支持可能确保通过。如果方案通过,将对中国汽车市场构成打击。尽管欧盟给中国一定让步,但双方谈判仍未解决关税争议。

欧盟所有成员国将在本周周五(十月四日)对中国制造的电动汽车加征永久性进口关税的提案进行最终的投票表决。路透社从欧盟官员和消息人士那里得知,欧盟的重要成员国法国、希腊、意大利和波兰预计将会投票支持这个提案,这将足以保证该议案在这次表决中获得通过。

法希意波四国能够决定这个关税提案命运的原因是,这四个国家的人口合计占欧盟总人口的39%,这将超过欧盟规定的推翻议案所需要的投反对票的国家人口在欧盟总人口中的占比必须达到65%的门槛。

欧盟规则要求,除非占欧盟人口65%的15个国家投票反对,否则欧盟原定的在未来五年向中国电动汽车加征45%的进口关税的计划将不会改变。

这次最后投票表决的时间原定在9月25日举行,但可能是为了给中方更多时间阐明他们的立场和替代方案,欧盟将表决延迟至10月4日。

欧盟在今年七月公布了对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比亚迪、吉利和上汽集团分别加征17.4%、19.9%和37.6%的关税。其它车企都被加征了税率不同的关税。加上之前欧盟征收的10%的关税,欧盟对中国进口电动汽车的关税将至少提高至27%,最高接近50%。

在中国的压力下,欧盟在八月份对相关税率做了轻微的下调,以展示欧盟对中国的让步。但是,北京对此并不满意,认为欧盟设立的高关税如果最终得以落实,将会大大阻碍中国电动汽车占领欧洲市场的目标。

为此,中国商务部王文涛继副部长李飞之后再访欧洲,对意大利、德国、比利时和欧盟总部展开了走马灯式的穿梭外交,并与欧盟执行机构欧盟委员会的贸易专员东布罗夫斯基斯(Valdis Dombrovskis)举行了会晤。中方向欧盟提出了多种替代关税的方案,都没有得到对方的认可。

如果周五的投票结果验证了欧盟官员周三透露的预测,加征高额关税的议案得以通过,那么这对北京来说将意味着一次沉重的打击。在新冠病毒大流疫结束后,中国经济出现全面低迷。北京将电动汽车作为经济崛起的新的增长点而给予了高度重视并作出了巨大的投入。

不过,欧盟委员会似乎并不想让北京感到彻底绝望。有消息说,欧盟可能在进行表决的时候提出一个附加建议,声明欧盟与中国的谈判还没有解决有关中国电动汽车补贴的争端。它的意思是,即便加征关税的提案获得通过,欧盟委员会仍会继续与中国进行谈判,继续就有关关税替代建议,包括此前被拒绝的中方提出的价格承诺方案重新进行审查。

路透社的一名知情人士说,正在谈判的一个选择是根据电动汽车的续航里程、电池性能和使用长度以及是两轮驱动还是四轮驱动等标准,计算最低进口价。

另一种选择是中方承诺在欧盟进行投资,并在过渡期内设定配额。

Read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here >>> 欧盟最后投票临近,这四个国家将决定中国电动汽车的命运

Continue Reading

经济

财新PMI显示中国9月份工厂活动明显降温

Published

on

中国9月制造业活动显著萎缩,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跌至49.3,为去年8月来最低。新订单减少,企业信心接近纪录低点,出口订单锐减。北京出台积极刺激措施。服务业PMI也降至50.3,为2023年10月以来最低水平。

星期一(9月30日)公布的一项私营部门调查显示,随着国内外新订单降温,中国9月份制造业活动大幅萎缩,工厂主信心降至接近创纪录低点。

9月份的财新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49.3,比8月份的50.4下降了1.1个百分点,重回荣枯线以下。此数据低于路透调查中分析师所预测的50.5,并创下去年8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中国当局上周公布了积极的刺激措施,降低利率并向银行系统注入流动性。北京正试图将经济增长拉回到今年5%左右的目标。

中共中央政治局最近极不寻常的在9月下旬召开会议讨论经济局势,由中国最高领导人习近平主持。会议纪要罕见承认,当前中国经济运行面临“新情况、新问题”,并呼吁出台新政策,以更有力地刺激增长。

从财新中国制造业PMI分项数据来看,尽管9月份生产指数仍在扩张区间,但是扩张幅度收窄。《财新》报道,据样本企业反映,增产企业当月处理的都是原有订单。

路透社报道,中国制造业9月份的新订单较上月大幅下降,新订单分类指数为两年来最低。

近年来,在中国国内消费疲软且房地产危机持续影响之下,出口是支撑中国经济的亮点之一,但海外新订单正以去年8月以来的最快速度下降。

中国制造商表示,外国需求的恶化导致出口订单减少。

美国对包括电动汽车在内的中国产品大幅提高关税,欧盟预计将很快就电动汽车的关税措施做出最终决定。

对全球贸易前景的担忧影响了中国制造商的整体信心。9月份的生产经营预期指数下滑至自2012年4月开始收集数据以来的次低水平,仅高于2019年6月中美贸易战期间的水平。

需求放缓导致制造业价格承压。9月制造业购进价格指数连续第二个月落于收缩区间,而出厂价格指数连续第三个月落于收缩区间,分别是2023年7月和2024年4月以来的最低值。

此外,由于企业订单减少,基于工作量减少和成本担忧,公司也削减了员工人数。路透社报道,裁员速度是五个月来最快的。《财新》的调查显示,制造业就业指数在过去13个月内第12次位于收缩区间。它的数据调查主要涵盖规模较小的出口导向型企业。

此外,财新中国服务业景气度继续在扩张区间回落,服务业扩张速度持续放缓。财新中国9月份服务业PMI录得50.3,低于8月1.3个百分点,为2023年10月来的最低。

(本文依据了路透社的报道。)

Read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here >>> 财新PMI显示中国9月份工厂活动明显降温

Continue Reading

经济

中国央行降准以刺激贷款,沪港股劲扬

Published

on

中国央行9月27日下调存款准备金率和七天期逆回购利率,释放约1万亿人民币流动性,提振经济。股市受消息影响大涨。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经济形势,承认新问题,并提出财政和货币政策调整措施。北京考虑大规模注资国有银行。

中国央行星期五(9月27日)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旨在通过向金融市场释放约1万亿人民币(1426亿美元)的流动性来提振疲软的经济。受此消息激励,上海和香港股市劲扬,迈向十年来最佳单周表现。

中国人民银行(央行)星期五还将七天期逆回购操作利率由1.7%调降至1.5%,,下调0.2个百分点。这是该主要政策利率两个月来再次迎来下调。七天期逆回购利率为中国人行对商业银行贷款支付的短期利息利率。

此前一天,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在会议后,北京高层官员承认中国这个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新问题”。

新华社星期四对该会议的报道称:“会议指出,我国经济的基本面及市场广阔…等有利条件并未改变。同时,当前经济运行出现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针对中国当前经济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该会议呼吁“要全面客观冷静看待当前经济形势,正视困难、坚定信心”。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还一致认为,有必要“进一步提高政策措施的针对性、有效性”, 以提振经济。

该会议并认可了中国将加大财政和货币双轨的“逆周期调节力度”,并强调要“保证必要的财政支出”,其中包括“要发行使用好超长期特别国债和地方政府专项债,更好发挥政府投资带动作用”。

彭博社报道称,中国官员正考虑向其大型国有银行注资超过1400亿美元。这是北京自2008年全球金融海啸以来的首次大规模注资。

报道援引知情人士的话称,该举措旨在为银行提供更多向企业放贷的空间,主要将通过发行“新的特别主权债券”来实现。然而,其具体细节尚未最终确定。

中国人行星期二出台了自疫情大流行爆发以来最大规模的一揽子刺激措施,来提振其陷入困境的经济,包括几项关键利率的下调和鼓励购房的政策。

这些措施受到了投资者的欢迎,中国和香港股市有望迎来十年来最佳一周表现。

本周迄今为止,上海和香港的股市上涨了9%以上;上海蓝筹股指数涨幅达10.8%,这将是自2014年12月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上证综合指数上涨9.7%,星期五若收于该水平将是自2008年11月以来的最佳单周表现。

香港恒生指数星期四大涨4%,周涨幅已达到9%,为13年来的最高水平。同时,中国内地房地产股指数上涨16%。

分析师表示,尽管中国领导人要实现5%的经济增长目标还需要做更多的工作,但最近出台的刺激措施可能意味着他们越来越愿意采取更大胆的行动。

野村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陆挺在一份报告中表示:“北京似乎终于决定迅速推出其‘火箭筒式’刺激政策。

“北京认识到了经济形势的严峻以及零敲碎打的做法未能取得成功,这(认识)应该得到市场的重视。”

(本文参考了法新社和路透社的报道。)

Read the rest of this article here >>> 中国央行降准以刺激贷款,沪港股劲扬

Continue Reading